Gamejam, 水墨禅和唯形式主义

上个月LD50,为此早在三个月前就准备了视频稿,想趁机会做期视频录一下游戏开发状况,挽救一下天天掉粉的b站账号。

然而,我没参加。约好的队友借口太忙咕了之后自己做了(有点无语)。不过事后还是去看了看人气比较高的以及朋友圈里颇有名气的大佬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

这是Gamejam还是实验艺术学院毕业展来着?

在我的长期认识中,比起比赛,Gamejam更应该像是一个游戏制作聚会,通过这个事件将爱好制作游戏的和想要加入到游戏制作中的人联系到一起。而如今的优秀作品成了对“游戏”这一表现形式本身的解构和钻营——这样已经完全脱离了初衷了吧?

但是,是否有这么一种可能,某位独立艺术家A就是有这样的强烈的感情冲动、想要表达一些什么,所以才会以艺术家的身份对游戏进行艺术的塑造呢?即便是它并没有游戏性、故事性,只有作者的思考和情绪?

基于对“作品诞生,作者已死”理论的推崇,我深知下文将叙述的创作者的解读和我所维护的正统之冲突的认识是片面的,在此先给游戏艺术家们道歉了。

拿传统中国画数位化这一课题举例。

以我观察,谈及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中国风”,普通创作者会选择墨滴在水中、在纸上晕开的景象,配合图层蒙版以达到朦胧梦幻、带有一定禅意的画面效果。有时甚至会尝试新技术进行数字辅助创作,如水墨3D动画、水墨格斗特效等等。该类型创作者广泛分布于各种媒体、学校、机关单位、灵活就业人员群体中。

稍微强一些的作者会选用青绿山水(常见有颇具装饰性的《千里江山图》)或是现代工笔人物进行风格化处理(不过后者包装不好容易被观众将其与日本木版画混为一谈)。该类型的创作者常见于海报比赛获奖者、略有品味的平面设计师、场馆整包设计人员等群体中;

优秀的作者会更加谨慎地采用真正的书法家的书法、五代宋的工笔画、汉墓砖等实际存在且有知识获取难度的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和点缀。在广大创作者中,能够有幸系统学习该类知识的人比例并不高,能灵活运用的创作者实属凤毛麟角,而能不忘初心将传统文化弘扬成中外人民喜闻乐见且有启发性的元素的人屈指可数。

回到刚刚提及的创作者A。他巧妙地借鉴中国当代国画抽象艺术家和美国抽象艺术家等人的艺术形式,结合了相当简单的玩法。虽然游戏缺乏可玩性,但是其特别的形式感、对于中国风的介质表达的探索,都让人有一种身处美术学院地下室展馆的熟悉感。

出于好奇,我专门去问了作者的创作思路,得到的结论是:作者并不了解自己采用的艺术形式的源头和诞生原理,或是借用的艺术家的核心理论、创作过程等。仅是因为受某中国风游戏启发,想要再行探究该形式。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作者本身从事的工作、学术研究的方向和平时的发表作品都表明了这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有艺术家自觉的人。

作为中国本土艺术创作者,除了让现今文化极度自卑的本土市场重新拥有活力外,还不能忘记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就是利用自己的创作和理论对人民群众进行审美和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如果大众眼中的“中国风”都是那样的“水墨禅”,且认为这是美的,那即便是少数的优秀创作者有改变现状的意愿也很难实际做到。这样的空洞乏味、仅追求画面效果的谄媚作品越多,对于群众的审美阉割就越强烈,新的创作者再从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反反复复。

更何况,大部分掌握传统艺术核心话语权的老艺术家对于新媒体的拒绝态度更让我们的“中国风”走入大众中国画审美的寒冬。

本土新媒体的话题太沉重,回到Gamejam。

这是世界性的趋势,Gamejam逐渐被唯形式主义艺术家占领,将一个大众化的制作聚会变为看似高雅实则庸俗、内涵空虚的艺术展。

也因此在以后,我不愿意去参加一个短时间制作快餐艺术作品的活动。比起这个,我更希望能花长时间深思熟虑后创作出可持续拓展的、有美学意义、有游戏性的游戏,希望玩家在体验后能获得除短暂快乐之外的东西。如果有机会,希望有机会。

写出这几句的时候,不由得感慨,我是内容创作的信徒。当然,我并不是在痛斥形式,艺术形式本身蕴含美的密码。我崇拜体系的构建者,崇拜巨著的编纂者,也同样崇拜画出一整幅纯黑大色块的艺术家。艺术认识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吧。无论如何,人确实应当终身学习,在自相矛盾中不停进步。

在我印象里,“终身学习”这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小时候玩的《模拟城市3000》中的一个法案中。还在上小学的我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为什么人好不容易上完学还要找罪受?长大之后:真香。

果然人是自相矛盾的动物。

发布者

《Gamejam, 水墨禅和唯形式主义》上有3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